学校主页
长大风采

三个国家专利背后的杨志峰

发布时间: 2013-09-29作者: 叶彬彬 覃文仪 刘蓉芳来源: 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喻秋兰 余文龙浏览次数:

  近日,机电工程系09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杨志峰收到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函寄的专利证书。这是杨志峰大学期间获得的第三个国家专利证书。杨志峰因此成为我校在校学生中当之无愧的"专利达人"。

  在采访前,我们想象着拥有三个国家专利的杨志峰应该是一个戴着厚厚镜片、随身带着一大摞资料、目光里透着严肃的人。当看到杨志峰的第一眼时,我们却都微微诧异,这样一个白净、开朗又沉稳的人居然是三个国家专利的获得者。采访过程中,他言谈大方,丝毫没有第一次见面的拘谨。

  在生活中发现细节并付诸努力

  "其实我觉得要获得专利,或去创新一项技术并不是像很多同学想的那样复杂。很多时候这些想法就像搞创作一样,是来自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灵感、一个创意或者说一个点子。"杨志峰很认真地说道。大学二年级的暑假,他去一家注塑模具公司实习。每天的工作中,他都要拿着各式各样的扳手修理机器。在修理一个机器,哪怕是机器的一个部件时,总是需要用到不同尺寸的扳手,这让杨志峰觉得很不方便。而且,传统的内六角式扳手不但使用时特别费力,也不耐磨。实习两个月中,单单杨志峰用坏的扳手就有好几个。"这样下去一年下来,得用多少扳手,太浪费了!"杨志峰暗暗吃惊。

  "有什么办法能对这种扳手进行改良吗?如果用一个扳手手柄配备多个扳手头呢?又或者把扳手头制作成可拆卸的样式?"杨志峰开始在心里细细地琢磨着。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后,他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想法与专业老师刘煜进行了沟通,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鼓励。

  方向既定,杨志峰立即着手进行了设计、制作。"把想法转化成图纸,再转化成实物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是对原有的工具进行改良,但是毕竟是一个新的事物。经常做着做着就发现之前的设计存在误差,就只能重新进行计算。"杨志峰回想着创作过程的艰辛,"最后在刘煜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了几个月的摸索终于制作出来了。"

  申请专利炼出耐心细致

  好不容易研究出了成果,杨志峰在兴奋之余却有些尴尬的苦恼。因为他打算为研究成果申报专利,却被专利申报书上的条条框框给看花了眼。"让一个工科生来填写申报材料是'极其残忍'的,格式、图表制作、专业词汇的使用等要求汇聚在一起,折腾了我几天几夜。"在进行研究时勇往无前的杨志峰此时显得有些无奈,"在申请过程中,有好几次我甚至想放弃申请专利了,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第一次申请专利时的杨志峰根本摸不着头脑。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他有些郁闷地开始填写。专利申请书的格式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把制作方面的可行性考虑周全,还要把研究成果的工作原理、尺寸大小等设计细节写得十分详实精准。申报书的语言规范也要求很高,中间还要穿插各种专业词汇。那段时间里,杨志峰经常拿着刚刚制作好的申请书兴冲冲地走进指导老师的办公室,又蔫蔫地走回实验室继续进行修改。在经过十几次修改和完善后,杨志峰终于成功地递交了专利申请书。

  "经历了申请专利的这个过程,我才懂得在研究中没有最耐心最细致,只有更耐心更细致。虽然被逼迫的有些狼狈,但这个过程却极大地对我进行了锻炼,也会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很大的影响。"杨志峰认真地说道。夯实专业基础才能有所成就。

  夯实专业基础才能有所成就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杨志峰却不把挫折放在眼里。他认为人生的道路上坦坦荡荡往往让人惴惴不安,有些小坑小洼才能从缺失中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转修专业后,杨志峰曾落下不少的专业课程。但他不甘落后,不停地请教身边学得好的同学,或是缠着老师询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越深入学习这个专业,杨志峰就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深入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杨志峰在专业基础的学习上渐入佳境。"专业学习是基础,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杨志峰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看得很重。他觉得自己能够获得那些专利与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他发明的新型多功能多栏文件框、可换头式内六角扳手、旅行用洗漱用品盒先后都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审查(专利号分别为ZL2012203080470\ZL2012205327904\ZL2012205327995)。此外,还有一项专利《一种回转体类零件砂型铸造刮板造型机》也正在审查中。如今的杨志峰成功地应聘至上海的一家国企。相信有着细心的观察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基础的杨志峰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上一篇: 入乡村记——访大学生村官周波 下一篇: 逆境没有击败我而是造就了我——记我校励志典型谭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