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长大风采

“文”与“理”的碰撞——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第一名团队队长

发布时间: 2013-09-29作者: 朱嘉林 张悦 匡烨来源: 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喻秋兰 余文龙浏览次数:

  深谙光电专业

   为了采访杨欢,我们来到了理工楼B105教室--光电竞赛培训基地。推开门一看,教室的中间放了四张大桌子,每张桌子上面都摆放了书籍、光电实验工具,墙壁上的储物柜上堆满了各式器械、零件,这就是杨欢和他同学平时做实验以及他们参加竞赛时所用的实验基地。而此时,杨欢正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看书。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对杨欢的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之路的最好的诠释。大二下学期,在专业导师袁媛的鼓励下,杨欢和2名同学组成一个名叫"Hubble"的团队,开始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做准备。

   从着手设计方案到实物实验操作,每一步他们都付出了努力和汗水。这半年来,杨欢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和队友一起"宅"在竞赛基地准备比赛。他回忆说:"准备竞赛的时候,我们除了学习掌握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去关注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此,他们找了大量和竞赛有关的资料,不断丰富知识量,从中汲取经验。

   当谈到竞赛经历时,杨欢就像一个"小专家",一边给我们解释原理,一边向我们展示他参赛时所用的工具。因为实验的条件是要在黑夜中进行测试,他们几乎是每晚熬着夜,来解决在竞赛中遇到的难题,有时候接连好几天都不回寝室。

   当问及为什么要这样拼命,觉得这样做值不值时,杨欢只是笑了笑:"当时并没有想太多,没考虑会不会得奖或者这样做值不值得,只是心里有一种信念,既然要做就要尽全力做好它。"也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心态,杨欢才能在学习与工作中有那样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这也就印证了一句话--态度决定高度。

   通晓摄影艺术

   艺术家一开始总是业余爱好者。四年前,出于对摄影的喜爱,杨欢加入了校报记者团,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在学习摄影的道路上,杨欢从一个业余爱好者渐渐成长为一名有着专业素养的摄影记者,到最后成功竞选为第九届校报记者团团长。这一路走来,不仅有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更有他自身的勤奋和努力。

  谈到摄影,杨欢开心地说:"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我还什么都不懂,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而已。单反相机都不懂怎么用,多亏老师和老记者们的指导。"杨欢还讲到,他每次出去拍照回来后,都会和校报的摄影记者们一起探讨摄影技巧和手法,并向校报老师请教。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总结,一次又一次地积累经验,杨欢凭借自己的努力连续两次被校报记者团评为优秀记者。提及摄影,杨欢说他最想要感谢的人就是刘志兵老师,他说:"如果没有刘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从一个摄影业余爱好者到最后成为校报记者团的团长,这一路的成长经历,杨欢感慨:"收获很大,体会很深。"他讲到,进入校报记者团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自己很开心在校报记者团学习和工作,因为这里帮助了他成长。

   文理的完美结合

   在大多数人眼中,文科的艺术细胞和理科的思维头脑不太容易融合在一起,可是杨欢却做到了这一点。他爱好摄影,成为第九届校报记者团团长;他专注学习,获得竞赛一等奖。"文"与"理"的碰撞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当问及他是否有"秘笈"时,他谈到:"我并没有刻意想到要将爱好与专业结合,而是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认真地投入,并力求做到最好。"大学前两年时间,为了不耽误专业课程的学习,他除了必要的上课外,几乎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做好记者团的工作,每天都会在校报办公室里工作到近11点才回去。而后两年,为了在光电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就全身心的投入专业学习和光电设计竞赛。由于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踏实努力的做事态度,他在学习和爱好两个方面都发展得很出色。

   备受瞩目的学子

   在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杨欢的两位给队友,他们评价杨欢说:"他真的是个踏实努力的人,我们跟他一起学习和准备比赛时,都受到他的影响,感觉收获很大。" "在我心里,他不仅仅是以好朋友的身份存在,也是我的兄长。他的为人处世,还有他踏实的钻研精神,都值得我学习。"在班上,杨欢是最积极上进的学生之一,而且总是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在参加比赛时,杨欢身为队长,一直是起着带头作用,引领队友们奋斗拼搏,最终赢得冠军。

   杨欢的导师杨军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杨欢在比赛时中的一些小细节:作为队长的杨欢,在比赛期间有很多的事情要操心。他会注意到天气燥热给团队所有人买冰水,会给大家准备临时备用物品,在大家有需要的时候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杨欢也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很好的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比赛中,杨欢常把大家遇到的问题积极汇总并与老师讨论商量,谦逊地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意见。

   谈及爱徒,杨军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我看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学习是次要的,情商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杨欢并不是我的学生中能力最强、资质最高的,但他一定是品格最优秀的。"

上一篇: 沙楠竣:“典型性”成功与“非典型性”成长 下一篇: 放飞梦想 且行且歌——记我校第七届“放歌东来阁”校园歌手大赛冠军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