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蒋诗雨
“对现在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是什么样的?”“宿舍突然停电了怎么办?”……大学期间,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大大小小、具体而微的问题?你一般会向谁寻求帮助?
最近,在长沙学院的校园里,学生们多了一位24小时在线的辅导员——“AI捷哥”。只要点开微信公众号“捷哥的万事屋”,就能与“捷哥”畅聊校园生活、咨询学业政策,甚至倾诉心事。
“AI捷哥”由该校法学院辅导员谭敏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上线一周就服务学院学生超400人次,成了校园里的“网红”助手。
AI辅导员
学生的24小时贴心好友
“老师,保卫处电话是多少?”“助学金申请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曾经让谭敏捷重复回答数次的问题,现在都可以由AI代劳。
谭敏捷介绍,他将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学生手册等文件上传至“AI捷哥”的系统,系统就能根据学生问题,精准匹配相关资料回答。若遇到资料以外、涉及学生个性化的问题,系统则将调用deepseek大模型生成回答。
“AI捷哥”还有个温暖幽默的“人设”:聊天时,“AI捷哥”就像大学同学一样,时不时在文中穿插出现各类表情包,让聊天变得不再枯燥。

与“AI捷哥”的聊天记录截图
“有些学生不敢直面老师,但愿意和AI聊天。”谭敏捷说,“AI捷哥”上线后,确实有学生与其倾诉心理问题,他也得以及时关注这些学生,并在后续谈心时有针对性地介入。
除了文字交互,谭敏捷还上传自己的照片,生成了卡通的数字人主播,将原创网文转化为生动视频。视频里,主播有时会讲述大学生神奇的消费观,有时会科普为什么大学宿舍要定时拉闸,话题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深受学生好评。

(捷哥的AI数字人)
创新模式
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AI捷哥”,其实是谭敏捷探索“网络思政”的新模式。
几年前,刚做辅导员的他第一次接触到“网络思政”的概念。爱好新媒体运营的他,便将读研期间创建的公众号转型为“捷哥的万事屋”,运用00后更习惯的网络表达,撰写一篇篇网文,传递思政正能量。
疫情期间,他创作的公众号文章《即将解封稳住别慌》成为爆款。文章没有空泛说教,而是讲述了学生党员当校内“理发师”,学生集体跳广场舞等校园抗疫故事,最终升华主题:“纵使疫情反复,校园依旧安全”。
这篇接地气的网文单篇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且不仅在校内刷屏,后台数据显示,还有许多来自上海、江苏的读者。
据介绍,“捷哥的万事屋”已积累62篇原创网文、20万字素材。如今,谭敏捷正在将自己公众号上的内容整合成文,改编成学术专著《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能力提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用热情书写大学生故事、用理论解答大学生困惑、用思想引领大学生成才。”这是“捷哥的万事屋”公众号的定位。这名90后辅导员,借助网络平台、AI技术,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朋友圈”。
来源:新湖南 2025.03.24
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3/28201702.html